学计算机的那个

不是我觉到、悟到,你给不了我,给了也拿不住;只有我觉到、悟到,才有可能做到,能做到的才是我的.

0%

iOS组件化之Target-Action方案

问题

蘑菇街组件化方案

  1. App启动时实例化各组件模块,然后这些组件向ModuleManager注册Url,有些时候不需要实例化,使用class注册。
  2. 当组件A需要调用组件B时,向ModuleManager传递URL,参数跟随URL以GET方式传递,类似openURL。然后由ModuleManager负责调度组件B,最后完成任务。

问题

  1. 第一步的问题在于,在组件化的过程中,注册URL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,组件是不需要向组件管理器注册Url的。而且注册了Url之后,会造成不必要的内存常驻,如果只是注册Class,内存常驻量就小一点,如果是注册实例,内存常驻量就大了。不过这还并不能算是致命错误,只能算是小缺陷。

注册URL的目的其实是一个服务发现的过程,在iOS领域中,服务发现的方式是不需要通过主动注册的,使用runtime就可以了。因为iOS会把所有的文件进行编译,不像静态语言,只编译链接需要的文件。

  1. 真正的致命错误在第二步。在iOS领域里,一定是组件化的中间件为openUrl提供服务,而不是openUrl方式为组件化提供服务。

一个App的组件化方案一定不是建立在URL上的,openURL的跨App调用是可以建立在组件化方案上的

casa 方案

基于Mediator模式和Target-Action模式,中间采用了runtime来完成调用。这套组件化方案将远程应用调用和本地应用调用做了拆分,而且是由本地应用调用为远程应用调用提供服务

调用方式

本地应用调用

本地组件A在某处调用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performTarget:targetName action:actionName params:@{...}]向CTMediator发起跨组件调用,CTMediator根据获得的target和action信息,通过objective-C的runtime转化生成target实例以及对应的action选择子,然后最终调用到目标业务提供的逻辑,完成需求。

远程应用调用

远程应用通过openURL的方式,由iOS系统根据info.plist里的scheme配置找到可以响应URL的应用(在当前我们讨论的上下文中,这就是你自己的应用),应用通过AppDelegate接收到URL之后,调用CTMediator的openUrl:方法将接收到的URL信息传入。当然,CTMediator也可以用openUrl:options:的方式顺便把随之而来的option也接收,这取决于你本地业务执行逻辑时的充要条件是否包含option数据。传入URL之后,CTMediator通过解析URL,将请求路由到对应的target和action,随后的过程就变成了上面说过的本地应用调用的过程了,最终完成响应。

App中做路由解析可以做得简单点,制定URL规范就也能完成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scheme://target/action这种,简单做个字符串处理就能把target和action信息从URL中提取出来了

组件仅通过Action暴露可调用接口

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被固化在了Target-Action这一层,避免了实施组件化的改造过程中,对Business的侵入,同时也提高了组件化接口的可维护性

虚线圈起来的地方就是用于跨组件调用的target和action,这种方式避免了由BusinessA直接提供组件间调用会增加的复杂度,而且任何组件如果想要对外提供调用服务,直接挂上target和action就可以了,业务本身在大多数场景下去进行组件化改造时,是基本不用动的。

参数传递

复杂参数是指由普通类型的数据组成的多层级参数。在本文中,我们定义只要是能够被json解析的类型就都是普通类型

非常规参数是指由普通类型以外的类型组成的参数,例如UIImage等这些不能够被json解析的类型。

去model设计

组件间调用时,是需要针对参数做去model化的。如果组件间调用不对参数做去model化的设计,就会导致业务形式上被组件化了,实质上依然没有被独立。

为什么要去Model

假设模块A和模块B之间采用model化的方案去调用,那么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就会是一个对象

对象不是一个面向接口的通用对象

mediator的参数处理就会非常复杂,因为要区分不同的对象类型。如果mediator不处理参数,直接将对象以范型的方式转交给模块B,那么模块B必然要包含对象类型的声明。假设对象声明放在模块A,那么B和A之间的组件化只是个形式主义。如果对象类型声明放在mediator,那么对于B而言,就不得不依赖mediator。但是,大家可以从上面的架构图中看到,对于响应请求的模块而言,依赖mediator并不是必要条件,因此这种依赖是完全不需要的,这种依赖的存在对于架构整体而言,是一种污染。

参数是一个面向接口的对象
mediator对于这种参数的处理其实就没必要了,更多的是直接转给响应方的模块。而且接口的定义就不可能放在发起方的模块中了,只能放在mediator中。响应方如果要完成响应,就也必须要依赖mediator,然而前面我已经说过,响应方对于mediator的依赖是不必要的,因此参数其实也并不适合以面向接口的对象的方式去传递。

去Model化带来的问题

去model化的方式去传递,在iOS的开发中,就是以字典的方式去传递。这样就能够做到只有调用方依赖mediator,而响应方不需要依赖mediator。然而在去model化的实践中,由于这种方式自由度太大,我们至少需要保证调用方生成的参数能够被响应方理解,然而在组件化场景中,限制去model化方案的自由度的手段,相比于网络层和持久层更加容易得多。

因为组件化天然具备了限制手段:参数不对就无法调用!无法调用时直接debug就能很快找到原因。所以接下来要解决的去model化方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:如何提高开发效率。

在去model的组件化方案中,影响效率的点有两个:

  1. 调用方如何知道接收方需要哪些key的参数?
  2. 调用方如何知道有哪些target可以被调用?

使用category解决

为什么是category而不是其他:

  1. category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模式,根据不同的分类提供不同的方法,此时每一个组件就是一个分类,因此把每个组件可以支持的调用用category封装是很合理的。
  2. 在category的方法中可以做到参数的验证,在架构中对于保证参数安全是很有必要的。当参数不对时,category就提供了补救的入口。
  3. category可以很轻松地做请求转发,如果不采用category,请求转发逻辑就非常难做了。
  4. category统一了所有的组件间调用入口,因此无论是在调试还是源码阅读上,都为工程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
  5. 由于category统一了所有的调用入口,使得在跨模块调用时,对于param的hardcode在整个App中的作用域仅存在于category中,在这种场景下的hardcode就已经变成和调用宏或者调用声明没有任何区别了,因此是可以接受的。

demo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if (indexPath.row == 0) {
UIViewController *viewController = 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CTMediator_viewControllerForDetail];

// 获得view controller之后,在这种场景下,到底push还是present,其实是要由使用者决定的,mediator只要给出view controller的实例就好了
[self presentViewController:viewController animated:YES completion:nil];
}

if (indexPath.row == 1) {
UIViewController *viewController = 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CTMediator_viewControllerForDetail];
[self.navigationController pushViewController:viewController animated:YES];
}

if (indexPath.row == 2) {
// 这种场景下,很明显是需要被present的,所以不必返回实例,mediator直接present了
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CTMediator_presentImage:[UIImage imageNamed:@"image"]];
}

if (indexPath.row == 3) {
// 这种场景下,参数有问题,因此需要在流程中做好处理
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CTMediator_presentImage:nil];
}

if (indexPath.row == 4) {
[[CTMediator sharedInstance] CTMediator_showAlertWithMessage:@"casa" cancelAction:nil confirmAction:^(NSDictionary *info) {
// 做你想做的事
NSLog(@"%@", info);
}];
}

参考

  1. iOS应用架构谈 组件化方案